每年的10月9日是世界郵政日,用以紀念萬國郵政聯(lián)盟成立。在英國留學期間,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皇家郵政的郵差們像圣誕老人般扛著裝滿信件包裹的大麻袋奔走于家家戶戶。自1874年便將主打色改為鮮紅的皇家郵政,時刻都以火紅的郵局、通紅的郵筒、鮮紅的郵車無聲地表達著同一個訊息:“注意我”。這是因為在可見光中,紅色光具有最長的波長,所以在視網(wǎng)膜上成像的位置最深,在視覺上具有迫近的擴張感,因此在英國這樣一個多霧的國家,紅色便成為最醒目的標志色。
在售賣各色郵品的柜臺上,最受歡迎的當數(shù)各種節(jié)慶特種郵票和讓人眼花繚亂的明信片。這些只有丁點大的小郵品看似沒有手機中五花八門的社交軟件溝通效率高,也不像各種時髦電子產品一樣擁有更大的書寫空間,但那160多封貼上郵票跨越山海奔向彼此的家書,是我在英國求學期間得以擁抱遠方家人的紐帶,也是讓我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和朋友們得以觸摸中國的橋梁。
作者留學期間收到的信件
留學英國期間,皇家郵政的郵差們幾乎每天上午10點到11點都會準時抵達我學校的前臺或叩響我家的鐵質小信窗,并送上各式各樣的“驚喜”。拆開包裹,我可能會看到一封家書、各種賬單、一份合同、博物館會員通告、網(wǎng)購包裹……其中最為特別的,絕對是那些將我和多國政要、名人聯(lián)系起來的珍貴回信,其中包括英國皇室成員和前首相,德、法、美等國政要,2012年倫敦奧運會組委會主席,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知名影視作品的演員等。
在這些通過皇家郵政送來的或薄或厚的回信中,除了對我這個中國留學生的熱情問候,還時常隨信附上珍貴的小禮物,例如英國前首相梅杰贈送的親筆簽名書簽、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贈送的倫敦奧運會閉幕詞全稿、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默頓的公式手稿等。其中,出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胖修士鬼魂的演員西蒙·費舍-貝克爾還熱情地在信中介紹我認識了他的英國插畫家朋友。
于是,我再次借助皇家郵政的幫助,與這位可愛溫柔的插畫家前輩進行了數(shù)次通信,并乘火車前去拜訪。交談中,插畫家一直激動地描述著自己有多么期待郵差帶來我這位來自中國的藝術留學生的來信,并介紹我認識了她的一眾好姐妹,其中一位還握著我的手向大家訴說起自家孫子曾跟隨英國代表團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事跡,更引發(fā)了大家對中國的向往。
這段難得的友情甚至在我回國后依然在皇家郵政的幫助下續(xù)寫著:一盒躺在我家郵箱里、插畫家寄來的插畫專用彩色鉛筆精致套裝。使跳動在兩個國家的熱情之心緊緊相擁,正是活躍在各國的郵政從業(yè)者們自始至終的心愿。
富有手感的紙質郵件永遠能以最平易近人的姿態(tài)將人與人、心與心連接在一起。作為紙質郵件的一種,明信片不僅能通過手寫的文字傳遞書寫人急于分享的心意,還能通過正面的圖片向收信人轉達視覺上的問候,這千言萬語的絕佳表達都凝練在中文短語“見字如面”這4個字中。明信片的選取也反映了書寫者的審美和情商,上面的圖片映射著一方土地的真實情景,或生機勃勃,或深沉恬靜,這些都是書寫者與收信人隔空共情之后經過層層篩選希望分享的信息。筆尖在明信片背面留下的起落印記,與正面的圖片一起,將情感勾勒成可觸碰的實體,這種由實物承載的情誼是永遠不能被電子形式的交流所取代的。
這種真心實意的交流不僅限于熟識的親友之間。即使是生活中完全沒有交集的兩個人,哪怕身份地位再懸殊,也可以因為郵件或明信片而成功牽手。就像我這個掉進人堆里挖都挖不出來的中國留學生,居然也可以通過信件,和大英博物館時任館長尼爾·麥克格瑞格交流。
我曾在大英博物館參加了由館長主持的午餐講座,講座后館長被聽眾們環(huán)繞著提問及握手,著實很難靠近。抑制不住內心澎湃的我便在回家后就講座感想和專業(yè)問題奮筆疾書了一封插圖信。投寄時完全沒有期待能收到回信,畢竟對方可是管理著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館長嘛。然而,在插圖信寄出1個月后,我居然收到了館長的回信和一張附有館長親筆問候的明信片。
這是一枚畫有《野兔習作》的明信片。據(jù)專家推測,《野兔習作》由文藝復興時期德國畫家阿爾布雷特·丟勒于1501年-1504年間所繪,原作尺寸為12.6厘米*22厘米,大約相當于A5紙張的尺寸。畫面上包括一張野兔正面像、一張背面像及兩張側面像,上方邊緣有一枚象征丟勒名字縮寫的花押字。這幅習作是丟勒眾多優(yōu)秀的自然寫生之一,從兔耳長度可以看出,畫面中表現(xiàn)的是活生生的野兔而非家兔。畫家常年堅持寫生以作為其版畫創(chuàng)作的視覺參考儲備,最好的例子之一便是《野兔習作》中野兔的背面像被正式描繪在丟勒于1504年創(chuàng)作的版畫《亞當與夏娃》中。
這枚以《野兔習作》為主題的明信片所傳遞的情感絕非幾句簡單的問候,而是體現(xiàn)了時任館長集知識與情商等多重考量下富有層次感的暖心交流。通信的2011年恰逢中國兔年,我也在去信中介紹了自己留學期間對插畫專業(yè)的喜愛,并在信紙的空隙間畫了不少插圖作為點綴。為配合這些因素,館長選取的這枚回信明信片不僅是一次既專業(yè)又輕松的以畫會友,也體現(xiàn)了館長自然流露的親民特質,更表達了大英博物館一館之長對中國留學生的重視和關注。這張明信片的兩端聯(lián)結的是館長與我作為藝術和文物愛好者充滿自由的個人交流,也是我們各自所代表的國家與文化之間的飽含尊重與珍視的互敬互愛,因為文化與藝術的真諦就是相互尊重、理解、共享、保護、傳承,這種無形的、跨越時空的情感在此刻通過這枚明信片得以具象地體現(xiàn)。
留學期間能在春節(jié)時分收到來自國內親友的問候絕對比普通聚餐或派對更能讓留學生心頭一暖,如果能再收到一枚蓋著中國郵戳的新春賀卡,那指尖的觸感更是將留學生從埋藏在心底的寂寞中拯救出來的幸福體驗。記得某個春節(jié)前,上課的途中,學校前臺的金發(fā)姑娘突然手舉一封信跑到我面前:“你有一封中國的來信!”當時我還相當疑惑,因為事先并沒有被家人告知近期將有信件包裹寄來。在眾人充滿期待的催促下,一枚精美的火紅賀卡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原來是《神州學人》給我發(fā)來的新春賀卡!紅紙上細膩柔和的紋理、精妙的立體剪裁設計、筆觸間盡顯溫柔與力度的親筆慰問,都讓我提前感受到了過年的激動。賀卡還沒在我手中焐熱,就被來自各國的同學們搶著觀摩,留著金胡子的北歐男生盯著賀卡上的立體剪裁試圖研究出中式設計的內在構造,一位中東女生把賀卡舉在窗前企圖在陽光照射下再發(fā)現(xiàn)些許藏在賀卡里的新奇秘密。最后,賀卡好不容易才傳回到我手中,我將其掛在我課桌前面的展板上,以便大家隨時可以感受來自中國的設計和火紅熱烈的氛圍。
郵件中包裹的從來都不只有信和貨物,還有親友們的真誠心意,郵政就是傳遞心意的工作。和世界各國的郵政服務一樣,中國郵政始終是替國內親友向海外留學生傳遞愛的紐帶,無論是塞滿家鄉(xiāng)食材、參考書、畫材的巨型海運箱子,還是包裝輕薄又精良的特快專遞,只要是印有象征中國郵政綠標的包裹,不管留學生身處異國的山間還是海島,這些裝滿故鄉(xiāng)親友關切之心的郵包一定會跋山涉水來到留學生的身邊。正如設立世界郵政日的意義在于希望人們了解并重視郵政事業(yè)對全球社會與經濟發(fā)展所作出的杰出貢獻,每一個中國留學生的背后,都有郵政系統(tǒng)海陸空全方位的傾情奉獻,將來自中國與世界的愛無聲且永恒地傳遞下去。(作者 李冉系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tǒng)藝術學院在讀博士生)
來源:《神州學人》(2024年第11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